在化工厂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工作中,振动堪称机泵的“隐形杀手”,不断侵蚀着设备的健康,加速部件的老化进程。以往,传统的检修模式严重依赖检维修人员的经验来分析振动原因,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,还极大地增加了一线员工的劳动负担。面对这一困境,气化分厂落实“四种经营理念”,用“赚钱”思维去“花钱”,率先引入手持式振动频谱分析仪,以数据驱动为核心,成功开启了设备管理智能化、精准化的全新篇章,成效显著。 数据赋能 精准定位设备问题根源 这款先进的手持式振动频谱分析仪借助实时采集设备振动频谱数据,如“CT扫描”般,能够迅速且精准地锁定问题根源。无论是设备找正偏差、动平衡失效,亦或是轴承磨损等问题,都能被它敏锐察觉。例如,气化污水电机循环水泵曾多次振动超标,传统检修需三四人反复拆装调试三四天,而该设备半天内即判定电机动平衡失效并完成检修,彻底扭转“经验主导”的被动局面。 智能监测 推动检修模式转型升级 手持式振动频谱分析仪的应用,成为机泵振动监测从“被动抢修”转变为“主动预防”的关键转折点。借助定期检测和趋势分析功能,操作人员能够及时捕捉到设备性能劣化的早期信号,进而制定出科学、精准的检修计划,将设备故障扼杀在萌芽状态。例如,有次灰水循环泵机封水压力低,引发机封刺漏。在使用手持式振动频谱分析仪检测过程中发现,泵运行平稳,振动未超指标且无异响,轴承磨损指标偏高,不加干涉会出现被动损失。经分析,刺漏的机封水流入了轴承箱,分厂通过遮挡防护与润滑油置换,设备平稳运行超30天至停炉检修。应用后,机泵非计划检修次数锐减,维修成本与人员负荷同步下降。 便携高效 革新现场设备管理模式 相较于传统的离线监测设备,手持式振动频谱分析仪以其轻便灵活的特性脱颖而出。操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对设备进行检测,实时获取准确数据,极大地提升了巡检工作的效率与便捷性。截至目前,该设备已完成对十余台关键设备的检测工作,为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与技术保障。 为了进一步观察设备运行状态,目前分厂对关键设备例如高压煤浆泵、灰水循环泵、除氧水泵等每月进行振动频谱分析检测,对振动情况、轴承磨损情况进行记录形成统计数据,显著提升了机泵振动问题的诊断效率,更有力推动了分厂设备管理向智能化、精细化方向持续迈进。 跨厂推广 赋能设备管理智能运维 气化分厂的成功实践迅速形成示范效应,该先进技术在公司BDO分厂、合成分厂、动力分厂、磷铵分厂等推广应用,通过对多台设备开展振动频谱分析,精准定位判断,助力解决地脚螺栓松动、转子动平衡失效等振动难题,还提前发现风机轴承早期磨损隐患并纳入计划检修。随着智能检测设备的高频次应用,公司设备管理实现从“被动维修”到“主动预防”的根本性转变,设备可靠性显著提升,一线员工工作负担切实减轻。 创新永无止境,探索永不停步。手持式振动频谱分析仪的成功应用,是气化分厂以实践创新破解生产难题的生动写照。气化分厂将继续探索智能化工具与生产管理的深度融合,不断探索新技术、新方法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。(气化分厂 杨军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