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以来,塑业公司以规模化增产保供为主线,落实“强基固本年”内部协同增效、外部协作创效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,扎实稳定做好编织袋的生产供应工作。截至7月份,公司完成产量2003万套,较计划增产369万套,同比增产284万套。销售1840万套,同比增加48万套。营业收入完成计划的112%,利润完成计划的151%。 聚防治理安全强基 2025年以来,塑业公司积极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,明确“强基固本年”各项工作要求,结合人防物防的实际情况,前置安全管理关口,强化团队作战速度,严肃对照细化整治,在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上以高效性、严肃性、服务性几个维度刚性执行,筑牢企业稳定生产安全红线。 “人防”是塑业公司安全管理动态监督治理的重中之重。在人力结构上,塑业公司工人普遍文化程度较低,劳动强度较大,安全规范培养过程中呈现出学习进度慢、难教难改的特点。在具体的落实执行中,塑业公司一是以“四安全研究”和重点岗位分类专项培训提升安全风险防范意识。截至7月底培训教育参与4248人次,凝聚提升安全红线意识。二是筑牢风险事故防线,高频开展现场消防和事故应急演练,以反复实战检验现场处置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,提升应急协调管理水平。三是以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安全治本攻坚,全体职能管理人员包岗包人,专项对接,连带治理考核责任,整改成效实时通报、长效追踪,今年共计排查隐患问题143项,整改率98.6%。 聚焦协作调配增效 在今年,塑业公司联合业务属地单位,积极沟通汇报掣肘问题,以内外部的统筹协作实现资源互补。一是多方联动,统一标准,简化作业指标。塑业公司、尿素分厂、科技发展部三方联动,对尿素包装袋的质量标准差异和预留容积问题统一执行。一是标准简化为产线全面统筹管理,减少分类生产和转产过程中造成的余留耗损、人工误差、半成品加速流转等都带来利好驱动,年预计节约原料成本5万元。二是对接需求,调配积压,盘活物资储备。在磷铵分厂本色二铵工厂直运订单的包装供应上,销售运输公司牵线、磷铵分厂配合协作充分了解客户需求,一次性盘活积压物资30余万元。三是供需协同,降本促消共赢。塑业公司与动力分厂加强供需协作,组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外观完整、粘合质量达标。包装含税单价降低,年预计为陕化公司减少非必要性包装支出约9万元。 聚源精进工艺突破 摸排上游原料市场走势,精准强化采购能力是企业把控生产成本,用“紧日子”过“好日子”的基线。今年以来,塑业公司严格按照陕化公司公开、合规的波段采购方式,细化完善风险管控制度,优化操作精准采购。截至7月底主要生产原料聚丙烯、聚乙烯招标采购对比2024年执行均价分别减少65元/吨、420元/吨。与此同时,从生产源头入手的工艺改进持续突破创效。一是吹膜岗位工艺配方改进工作,拉高母料占比后,以母料、乙烯价差实现投料综合降本,年预计创效约25万元,目前该项改进办法已稳定实施。二是在拉丝工序母料配方上提质变革,增加黄扁丝生产投入中分散性和润滑性助剂占比。新型母料在投入后运行效果显著,在刀片换补和废丝量的控制上,当班废丝量减少40kg,年预计增产14吨。更进一步的双抗母料试验工作正在积极对接实验中,现已完成二阶段标准试验采样。 聚新技改降耗赋能 塑业公司高效完成新吹膜机的安装调试,与传统设备相较,新设备搭载IBC内冷、稳泡器、在线监测和自动换卷等装置,磨泡均匀度实现较大提升,机械自动化控制程度显著增强。目前产能稳定,对比淘汰设备提升60%,解决了上下游工序内膜供应吃紧问题。同时淘汰更新圆织机2台,保证了圆织工序支柱产能的稳定发挥。 吹膜和内粘等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改亦扎实落地,实现短板挖潜提速。一是针对产能掣肘问题,从吹膜机螺杆挤出部位的运载效率入手,进行成套清理换新,旧吹膜机速率提升25%。二是在内粘岗位,对烘箱部位风机、电机皮带轮和电气控制装置进行技改,实现烘箱温度的精确调节,解决因温差引发的粘合不均次品问题,提速增产约7.7万套。三是切缝岗位过布辊导流槽改造,既解决了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人工切割排气的冗余工作,减少布卷在进入冷切装置时发生的跑偏、拥堵、打折等情况,又将后序的崩刀、袋片切口不齐等问题彻底消除。年预计减少此类问题导致的次品和备件损耗5万元。 今后,塑业公司将按照陕化公司统一部署,继续以强基固本、更新赋能为主线,做好厂区内部整改与新建项目的协同升级,做实经营业务的内外协同增效,做通业务创新发展,锚定新赛道,凝聚团队奋进力量,求真务实创出新的生产经营业绩。(塑业公司 李欣)